• 全世界僅有臺灣擁有

    中日歐理髮廳混血文化

  • 因臺灣獨特的歷史背景

    產出了臺灣獨特

    融合中日歐三系統的理容院文化

    臺灣在清領時期的移民浪潮下,福州派理髮師將中國特有的掏耳、治喉嚨痛的特殊 理髮附帶的服務帶入台灣。

     

    而日治時期,日本人將西方現代化的理髮設備、技術、衛生及店鋪系統引入台灣。 爾後,臺灣也跟著日本本土流行起山本頭與電棒燙。因而使全世界只有臺灣,承襲 歐式的刮鬍與理髮座椅、中國福州派的修臉、掏耳與喉嚨痛,日式的山本頭與電棒 燙,融合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男仕理容文化。深具國際高度,與臺灣文化特色之 一的代表性價值。

     

     

  • broken image

    清代理髮師協助客人掏耳 ( 圖片來源 kknews)

     

    台灣理容的 ”中國” 基因

    |掏耳朵
    |玻璃棒洗眼睛
    |治療喉嚨痛 (俗稱福州派)

     

    ※ 於清領時期,傳入台灣。

     

    註 : 在昔日醫療較不發達與昂貴的年代,清代理髮師順帶扮演 起家庭醫生的角色,透過學徒制,師傅將治療客人眼睛及喉嚨 不適的技巧與藥劑傳授給徒弟。

    broken image

    ※ 日治時期,日人講求衛生,強制要求上 述路邊理髮攤,改設為西式店鋪與設備,成為臺灣理容院現代化的開始。

     

    台灣理容的”歐洲” 基因

     

     

    |西式設備 ( 躺立兩用理髮椅、梳妝台、工具等 )

      西式髮型 ( 含刮鬍子 )
    |講究衛生 ( 上身需著白色工作服等 )

    |清一色男理髮師 ( 俗稱上海派 )

     

     

    註 : 上身著白色工作服的習慣,至今部分理容院老師傅們,依舊保持著這樣習慣。

  • broken image

     

    台灣理容的”日本”基因

     

    |電棒燙
    |山本頭

     

    ※ 於1960左右,從日本流行,傳入台灣。

0